我看故我在:七部哲学家力推的哲学电影
前排提醒:本文含金量十足,推荐人都是实打实的哲学专业学者(最后还有我们的老熟人),推荐的片目也不是诸如《黑客帝国》这种每次盘点“高智商电影”就必被拿出来鞭尸的陈年旧作,而是一些国际上可能颇具盛名、国内却鲜有人知的小众佳作。快来跟着哲学家们一探究竟吧!
文章翻译由王抗完成。译文仅供学术交流,请勿作其它用途。
1
朱利安·巴吉尼推荐《游客》(又名:《不可抗力》)
——我们如何才能做正确的事?
如果你生活在1939年的德国,你会帮助保护犹太人,还是配合对他们的系统性灭绝?如果 10 年前你是一名国会议员,你会榨取你的经费开支吗?如果你和你的家人面临威胁,你会保护他们还是拯救自己?我们都愿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性中)的基本尊严会得到彰显,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是否真的是这样。
这就是《不可抗力》的中心主题,雪崩突然威胁到正在豪华滑雪度假村露台上享用午餐的一个瑞典家庭。丈夫兼父亲托马斯考试不及格。他没有试图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逃之夭夭,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珍贵的智能手机。事后,几个角色试图为他开脱。“在这种情况下,你并不总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个人说,“你只是想活下去。” 亚里士多德不会满足于托马斯为自己辩护时提出的这个或其他借口。他会坚持认为,在那几秒钟里,托马斯暴露了他的人格。
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是,我们很少有时间或机会在行动之前坐下来思考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一个优秀的人并不需要这样做。要想成为好人,你必须通过培养善良的习惯来练习做好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几乎是在自动地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练习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成为这样的人做必要的事,那么当你接受考验时,你就能不假思索地做正确的事。我们可以假装托马斯只是一时疯狂,原始的求生本能占据了他的大脑,但他的妻子艾芭知道得更清楚,我们也知道得更清楚。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爱自己和手机胜过爱家人。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看出这一点。例如,事发前,艾芭在卫生间问他是否在看手机,他撒谎说没有。
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罪行,但亚里士多德会说,这只是他行为模式中的一个小插曲,正是这个行为模式让他成为了一个懦弱的自恋狂。每当他选择撒谎,而不是向自己和他人承认他太沉迷于手机时,他就会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不可抗力》告诉我们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可预知的事件会发生,这是随机的“天意”,没有人对此负责。但我们如何应对这些事件并不是随机的,责任完全在于我们自己。
本篇作者:朱利安·巴吉尼,英国哲学家和作家,是《哲学家杂志》的共同创办者和主编,《卫报》、《独立报》和BBC撰稿人,也是BBC第4电台《在我们的时代》栏目的定期嘉宾。他的书包括《哲学家在想什么》(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和《哲学和人生意义》等。
2
克里斯汀·科斯加德推荐《生活多美好》
——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许多电影都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人的生活变得美好?”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是人人喜爱的圣诞经典,它直接探讨了这个问题,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先从可以预料的结果说起:老问题“道德上美好的生活是否也能让人快乐”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饰演的乔治·贝利(George Bailey)通过牺牲自己的计划和抱负,为家人和社区中的穷人谋福利,从而实现了片名中的美好生活。电影认为,道德上美好生活的好处在于它能将你与人联系在一起。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影片提出了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的著名论断——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是否可能是对的。通过思想实验这一哲学手段,贝利得以从自杀中获救,并有机会审视自己的人生:“你得到了一份伟大的礼物,乔治——一个看看没有你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机会。”
电影暗示,如果他没有得到这个机会,他很可能会自杀。但如果他这么做了,认为自己最好从未出生过,那么我们这些观众还会认为他的人生很精彩吗?如果我们不这么认为,那么这部电影是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可能是美好的,除非生活在其中的人思考过并认为它是美好的?
本篇作者:克里斯汀·科斯加德,美国哲学家,主要学术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康德哲学史、道德哲学、形而上学、心灵哲学、人格同一性理论、人格关系、规范性等。科斯加德曾在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芝加哥大学任教。自1991年开始,她一直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目前是“亚瑟·金斯利·波特”哲学教授。柯斯嘉德出版了一系列捍卫康德道德理论的著作,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道德哲学家之一”
3
厄休拉·库普推荐《修女艾达》
——任何事情真的都能被合理地辩护吗?
艾达问道:“然后呢?”她的情人让她跟他一起离开。“然后,”他说,“我们买条狗,结婚、生子、买栋房子。”
但艾达的问题还是:“然后呢?”对此,他只能说:“老样子,生活。”
艾达是一名新修女。在宣誓之前,她被派到尘世中去见她的姨妈,她唯一幸存的亲人。在影片中,她得知自己是犹太人,并发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在战争中被杀害的。姨妈是一位世故的国家检察官,她劝艾达放弃修道院的生活,过上充实的一生;但她自己也为自己的过去所累。姨妈自杀后,艾达挨个尝试了香烟、伏特加、高跟鞋、爵士乐,并最终与她结识的一位年轻萨克斯风手发生了性关系。但当影片结束时,我们看到她又穿上了修女服,回到了修道院。
萨克斯风手给了她爱情、家庭和满足。她不断重复“然后呢?”艾达将这一问题推向了极致:“是什么让这样的生活有价值?”
她的爱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事实上,当对合理性的要求被推得如此之远时,还能给出什么答案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看到艾达拒绝了世俗的生活,选择了另一种承诺。她没有解释这种选择。她爱人的回答“生活”是影片的最后一个词,紧随其后的是巴赫的音乐,伊达逆着车流蹒跚地走回修道院。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终极选择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解释或证明?艾达的问题“然后呢?”是否有最终答案?
本篇作者:厄休拉·库普是牛津大学古代哲学教授。
4
彼得·辛格推荐《千钧一发》
除了生物学之外,人类还拥有其他东西吗?
1997 年《千钧一发》上映时,史上最受瞩目的绵羊多莉(Dolly)才一岁,她是第一只用成年细胞克隆的哺乳动物。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相当于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生物学计划,该计划正在加速实现绘制人类全基因组图谱并对其进行测序的目标。这些进展引发了关于基因决定论的广泛伦理辩论。
著名科学家或成功运动员的克隆人是否能够不辜负人们的期望,取得与他们所遗传的遗传物质相同的成就?人类基因组测序是否能让我们找出有助于提高智力或其他理想特质的基因,而这又是否会导致对没有这些基因的人的歧视?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一部电影应运而生,它的名字取自 DNA 四个组成元素的首字母。《千钧一发》描绘了这样一个未来:父母可以从自己的基因中进行选择,生出拥有最好基因的孩子。这些被称为“valids”(有效人)的后代将在社会中获得最好的职位。文森特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无效”人,他试图摆脱成为清洁工的基因命运,成为一名宇航员。
文森特凭借坚强的意志取得了胜利。在一个场景中,他向自己基因优越的哥哥安东挑战,看谁能游得更远。文森特赢了,因为他在游回来的时候燃烧自己毫无保留。影片的标语是“人类精神中没有基因”,想必许多观众在观影后都会对此表示赞同。
这句标语需要仔细推敲。如果“人类精神”指的是主人公的胆量和决心,那么这大概是有基因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基因有足够的了解,它们就会成为一个人基因图谱的一部分。如果这并非“人类精神”的含义,那么它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拥有这种没有遗传基础的特征的呢?
本篇作者:彼得·辛格,著名澳大利亚哲学家,现代效益主义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哲学与公共伦理中心荣誉教授。他专事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从效用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伦理问题。他以著作《动物解放》、论文《饥荒、富裕和道德》而闻名。
5
苏珊·哈克推荐《惊爆银河系》
——我们想象中的事物是真实的吗?
在一堂关于哲学和文学的课上,我们探讨了艾莉森·卢瑞的小说《虚构的朋友》(Imaginary Friends)如何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进行对比和相互联系,课后一位学生给我看了《惊爆银河系》(Galaxy Quest)的视频。这是一部轻喜剧,但和卢瑞的书一样充满了本体论的曲折,同样有趣。
在开始的几分钟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集蹩脚的《星际迷航》类型的电视节目:在银河系中呼啸而过的星际飞船看起来就像是玉米片包装袋里的东西;它的内部似乎是用胶合板和铝箔制成的;演技很糟糕,至于台词...... 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部早已停播的剧集的节选,现在正在一个科幻迷大会上放映。但是,在这些装扮成外星人的人类粉丝中,有一群真正的外星人,他们伪装成人类,装扮成太空旅行者。他们误以为这部电视剧是“历史文献”,于是来到地球,要把勇敢的船员们传送到他们的飞船上——一艘真正的、能正常工作的胶合板加金属箔的“保护者”号——帮助他们对抗邪恶的萨理斯。
就这样,一群落魄的演员发现自己真的来到了太空,真的在与外星人战斗,就像视频封面所说的那样,“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毫无头绪”。在一个精彩的柏拉图式时刻,塔格特船长试图向热星人领袖解释,这部电视剧不是纪录片,而是娱乐片:剧组成员是演员,不是宇航员,只是假装是太空旅行者。热星人大吃一惊:他们听说过欺骗,难道船长告诉他电视剧是假的?但不知何故,电视里的“英雄”们逐渐成长起来,从灾难中拯救了他们的外星朋友,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真实和虚构有什么区别?电视中的宇宙飞船虽然不是真正的宇宙飞船,但毕竟是真实想象出来的宇宙飞船,难道不是吗?虚构真的只是谎言,还是尽管有字面上的虚假性,但还是有特殊之处?现在,我有时会用这部电影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哲学问题。
本篇作者:苏珊·哈克(Susan Haack)是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和法学教授。
6
肯尼斯·泰勒推荐《记忆碎片》
——什么是永恒的自我?
电影《记忆碎片》从哲学角度探讨了自我的本质,以及记忆在身份的形成和消亡中所扮演的角色。影片主人公莱尼·谢尔比每天醒来都在全力寻找并杀死杀害他妻子的凶手。他头部严重受伤,无法将短暂的短期经历转化为新的长期记忆。他记不起谋杀案后发生的任何事情。每时每刻,他都被各种问题困扰着——这些问题让他感到新奇而又紧迫。我在这里做什么?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提出了关于记忆和自我的问题,还在于它迫使我们穿上莱尼的鞋子,并在几乎整部电影中都穿着它走来走去。它将两个看似独立但最终又相互交错的叙事交织在一起——一个是时间的倒退,另一个是时间的前进。我们必须像莱尼一样,在没有记忆的帮助下,想办法弄明白我们是如何到达这个令人费解的现在,我们在那里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很重要。
只有当两种叙述最终融合在一起时,我们才能看到关于莱尼的更全面的“真相”。原来,他其实早在一段时间前就追踪到了杀害妻子的凶手,并实施了报复——当然,他马上就忘记了。我们意识到,正是莱尼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成功地追捕并杀害了另一个人。莱尼的自我操纵体现了他的自主性,这也掩盖了他的残缺。虽然他显然不是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的那种完整、自主、自知的“自我”,但他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他身份的破碎片段一直在寻求一种自我修复。也许我们应该说,永恒的自我毕竟不是一劳永逸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也许,自我总是处于被塑造、被解构和被重塑的过程之中。如果是这样,那么莱尼与我们其他人的区别也许就不在于种类,而仅仅在于程度。
本篇作者:肯尼斯·泰勒是斯坦福大学亨利·沃尔德格雷夫·斯图亚特哲学教授。
7
斯拉沃热·齐泽克推荐《春夏秋冬又一春》
——对善的追求会导向恶吗?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以一位睿智的和尚和他的徒弟——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为开端。几年后,一个年轻女子来治病,混乱开始了:女子和男孩——如今是青春期的少年——交媾,男孩跟随女子来到城市,抛弃了和尚在山间湖上漂流的木筏上的孤独居所。
几年后,男孩在两名侦探的追捕下回来了,他现在是一名 30 出头的男子。他因嫉妒而杀死了那个女人,从而实现了老和尚的预言,老和尚曾告诫他,对女人的爱会导致执着,而执着的结果就是杀死执着的对象。在这里,首先要做的是对影片的循环进行更多的字面理解:当他的爱人为了另一个男人而抛弃他时,年轻人为什么要杀死他的爱人?他的爱为何如此具有占有欲?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会接受这一切,无论这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痛苦。
那么:如果是他的佛教僧侣教养促使他这样做呢?如果一个女人只是作为欲望和占有的对象出现,最终激起一个男人从佛教的超脱立场上杀死她呢?那么,影片所描绘的整个自然循环,包括谋杀在内,都是佛教宇宙的内在循环吗?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写道,邪恶存在于感知自身周围邪恶的目光之中。金基德的电影不正是这一观点的完美诠释吗?邪恶不仅是人类的占有欲,邪恶也是僧侣的超然目光,它将占有欲视为邪恶。这就是哲学中所谓的反身性:我们谴责事物状态的立场本身也可能是事物状态的一部分。
本篇介绍: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洛文尼亚社会学家、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心理分析理论家、左翼学者、共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本文出处: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5/apr/14/force-majeure-films-philosophy-memento-ida-its-a-wonderful-life
文章采编:王抗
排版:初尧
审核:王抗
爆文推荐
觉得此篇好文有启发,点个“在看”